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四年 > 大一新生 > 开学必备

回望高三 家长做好四师:助力高考成功

更新:2024-10-19 17:24:02    发布:大学生网      纠错
心态就是最好的风水
人品就是最好的运气

 

高考倒计时 , 孩子心态好 , 家长情绪稳定 最重要!同时注意 劳逸结合 :

高考倒计时,六个建议送给同学、家长

一,孩子该怎么做?

一、保持正常节奏

服从老师、学校的安排,继续保持目前的做题节奏、状态,迎接6月。

张弛有度,一切如常。

不能突然松懈下来,

也没有必要更紧张,

切忌冲刺!别整幺蛾子,搞出像跑步最后50m“打鸡血”冲刺一样的状态。

二、全面系统复习一遍基础知识

即“回归教材”。

时间宽裕的考生,可以再次复习、总结一下各科的知识点。

尤其是历史、地理、生物、政治等科目,最好能过一遍,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重点知识加强记忆。

三、刷错题

通过试卷,及一模、二模、三模,查找答题的误区和漏洞,总结知识点的不足。

通过错题练习,不断查漏补缺,保有余、补不足。

学会刷一道题,通一类题,这样复习会更高效。

说白了~这段时间是最后的黄金期,往届常有不少同学通过反复刷错题集,做到快速进步、后来居上。大部分黑马都是高考前3个月突然冒出来的,通过刷错题集打通了瓶颈,突然变通透了。

详见👉关于2024“一模~三模”,错题比分数、划线更重要

第二点是打牢根基,第三点能立竿见影。第二点、第三点可分段实施,也可交叉同时进行。

四、有学习计划更好(以下的数量为参考,可调节)

一个合理的计划,可以让我们在高考前60天过得更充实,更有效。

如英语,每天早读课坚持背英语单词,或每天坚持1篇完型,或2篇阅读。

如地理、生物,重做三年来的综合题,坚持每2天刷1次错题集。

如数理化,每天坚持看1次错题集。

五、心态好最重要

高考倒计时,保持适度紧张的节奏是为了迎考,但不是为了给自己太大心理压力,

6月高考那3天,考得就是心态,所以这两个月注意做到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如果出现焦虑、紧张,都是正常现象,适度的焦虑、紧张反而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

如果明显焦虑、压力偏大,可以用如下方法调节:

如散步,聊天,听音乐,看会儿电视,吃顿美食…都可以减缓焦虑。

或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如画画,弹琴…

或劳逸结合,如慢跑、跳绳…让大脑放松放松。

心态好最重要~包括第三点刷错题,也是为了保证有底气。

二,家长该怎么做?

1、 家里气氛和平时一样

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淡化高考气氛,让孩子自由复习,

如果过分地关心,会让孩子产生“考不好对不起父母”的想法,增加孩子的思想负担。

家长应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唠叨,不把焦虑、压力传给孩子,努力营造和谐、温暖、舒适、鼓励的“港湾”氛围~

复习、及收集复习资料之类的事情,有老师安排,家长不必瞎操心。

学习的主动权属于孩子,家长对孩子的考前复习不要多管,不要多操心。

近期学校会组织多次考试,考生难免会出现成绩波动。也有部分孩子在这一阶段会产生厌倦、逃避心理。因此,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和孩子保持适当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注:准备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等材料,家长可以多操操心~)

高考成绩,并不能完全决定同学的人生。

内卷时代,努力的确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高考分数的确重要,但命运齿轮真正开始转动,始于填志愿,及大学的四年。

所以,这段时间直到高考3天里,保持一颗好心态才是最重要的!

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只要努力了就没什么可后悔的!

2、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

高考最后冲刺阶段,家长必须帮助考生调整好心理状态,引导考生适当的放松自己,多和家长沟通,说出自己的担忧和顾虑,这样才会有更好的状态。

3、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

临近大考,有些家长会给孩子找来“特别食物”给孩子补身体,其实这样根本没有必要,并且还潜藏着吃坏肚子的隐患。

当下考生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就好,市场上各种标榜着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务必要慎重选择。

4、 正确对待孩子的模考成绩

在高考冲刺阶段,学校通常会组织多次考试,以便考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考生难免会出现成绩波动。这时,家长就要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不要因孩子成绩波动而情绪失控,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5、 把脉孩子心理,沟通化解焦虑

孩子在这一阶段容易对自己失去信心,产生退缩逃避的心理,从而自暴自弃。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绪,解决心理问题,极有可能影响孩子。

因此,家长要经常注意观察孩子情绪,并和孩子保持适当沟通交流,及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避免孩子出现巨大的心理包袱。

6、做好表率,控制自己的情绪

作为成年人、监护人,家长理应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无端发火,更不能暴躁如雷。

记得家庭是温暖的港湾,不是焦虑、压力的传导房。

家长也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接受孩子现状,适当降低期望,不要唠叨,不要盲目攀比。

孩子不是你的私人财产,不是帮你完成梦想的工具,更不是你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产品。

三,家长不要鸡娃!考生劳逸结合~

调节好心态,高考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考生减压小妙招

高考前我们总会感到压力和煎熬。它们不会自己从你身上迈过去,而是等着你去跨过。

适度焦虑,其实利于备考。

但当压力让你喘不过气,要记住,永远给自己留一股向前的力。跑着跑着,就会看见光亮。

🚩淡化成绩,看重备考效果

以平常心对待高考,也以平常心对待模拟考试。

无论是家长,还是同学,只要努力了就没什么可后悔的!

🚩运动减压法

科学安排生活,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慢跑等。在这时你可以远离一切烦琐的事情,与内心单独相处。

这样不但有助于减轻压力,也能及时消除疲劳。

🚩转移减压法

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听听音乐、泡泡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或在空旷的地方大喊宣泄压抑的情绪。

暂时性地将注意力转换到学习之外的地方,让自己转换一些情绪。

🚩深呼吸减压法

这个减压法在考试之前和考试过程中都会被老师和家长提到。

记住它的要领:深呼吸。

(1)缓慢而有节奏的吸气和呼气;

(2)缓慢而悠长的吸气,然后屏住呼吸1、2秒钟, 再缓慢而有节奏的呼气;

(3)呼气时将嘴微微张开。

🚩积极心理暗示减压法

每周找出一段自由安静的时间,和自己来一次心灵对话,认真分析最近自己的状态,将好的不好的方面都写出来。并采用积极的语言暗示和鼓励自己。

四,家长做好四师

这一个月里 , 孩子压力大,父母也明显焦虑。

孩子们常见的一些问题有:要学的太多,时间不够,记忆力下降,平时学得好,考试考不好,一想到考试就紧张害怕,每天的效率都很低,失眠,敏感易怒……

在这个阶段, 有压力、焦虑都是正常现象 ,但家长也可以为孩子做一些事情。譬如,做好“四师”,当好孩子的陪跑人。

■ 孩子的信心提升师

大考在即勇者胜,勇气来自于自信心,来自父母的支持。

心理暗示能够帮助人们提升自信心。少指责,少唠叨,多称赞,多鼓励。

适当时可以运用一些良性心理暗示法,可以在孩子吃饭时,跟他聊一聊复习的情况。这个时候可以跟孩子说“我感觉你最近的状态特别好”“心态好,高考就成功了一大半”。

■ 孩子的心理按摩师

曾经见过一位班主任,遇到学生考前因失眠而惴惴不安,班主任对他说:“你不会因为少睡几个小时就把知识忘光的,放心去考吧。”这就是心理按摩。

临近高考,孩子的情绪是非常焦虑的,会变得敏感、脆弱,情绪波动大,这段时间孩子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心理疾病。

家长对孩子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和关注,对孩子的态度不要因为考试成绩的起伏而变化。不能给孩子一种感觉:成绩好家长才爱自己,成绩不好家长就不喜欢自己。

譬如,有个别同学一二三模成绩发挥不稳定、不理想,压力很大。这个时候,家长要明确表态,告诉孩子,只要努力了就不后悔,接纳高考的不完美,接纳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无论结果怎样,父母都会是他坚强的后盾。

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适合复习的环境。在孩子复习时,尽量不要玩游戏、刷短视频,最好是家长能够跟着一起看书。营造这样的环境,让孩子心理安定,孩子复习起来就不会分心。

■ 孩子的情商指导师

高考要想成功,智商和情商同样重要,这里的情商指的是对不良情绪的管理能力。

因为高考难度有点大,而且很重要,所以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压力过大、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面对不良的情绪,家长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地教给孩子如何面对。家长要先学会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问题。如工作上的烦恼、经济压力或者感情问题等,让自己心情相对平静和理智了再来面对孩子。更不能迁怒于孩子,在孩子身上撒气,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来惩罚孩子。

家长要有良好的情商。家长本人要稳得住,有信心,以自己的沉稳给孩子烦乱的心一颗定心丸,用良好的心态、高的情商感染孩子。

■ 孩子的咨询搜集师

主要指的是帮助孩子搜集多元升学途径以及高考后志愿填报的资讯。

对于综合评价、强基计划招生工作,还有很多特殊类型的升学途径,家长可以多了解相关信息,看看是否适合自己家的孩子去报考。

另外,高考后的志愿填报,这些资讯,孩子在专注备考时,无暇去了解。需要家长多了解一些信息,做到心里有数,到时才会胸有成竹。

如果把高考比作一场战役,孩子在前方打仗,那么家长就是后方的勤务员。

亲子共同努力,才会创造佳绩。

孩子能够正常发挥,保持好心态,都离不开父母的“温暖港湾”…高考的军功章啊~肯定有家长的一半~

标签:回望高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