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专业解读理学门类(1)数学类、物理学类、化学类、天文学类
理学门类(一)数学类
理学门类(二)物理学类
理学门类(三)化学类
理学门类(四)天文学类
理学门类(一)数学类
数学类专业包含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理基础科学、数据计算及应用,共四个专业。
下面就数学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数学与应用数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数学与应用数学是一个学科专业,数学就从两个方向发展着。一方面是纯粹数学。另一方面,应用数学在不断地迅猛发展。在现代,数学不仅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工具,而且已成为时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些数学概念、语言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一些数学原理已成为人们必备知识。
2培养目标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学科教学(数学)
数学
应用数学
基础数学
三主要课程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物理学、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数值方法、数学史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等。
四学科评估A级以上院校
02信息与计算科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原名”计算数学”,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数学与信息,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2培养目标
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合理架构信息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专业基础理论。通过信息论、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信息处理与编码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数学
计算数学
应用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c/c++语言、java语言、汇编语言、算法与数据结构、数据库应用技术、软件系统、操作系统等。
03数理基础科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强调打好数学和物理学的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高度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具有现代物理学的形象思维和实验技能,由于数理基础科学专业的学生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学的专业知识。
2培养目标
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数学、物理等基础科学教学和科研的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尤其是在数学、物理上具有创新的能力的人才,同时也为对数理基础要求高的其它学科培养有良好的数理基础的新型人才。
二考研方向
金融
控制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
基础数学
三主要课程
分析学、代数学、几何学、概率论、数学模型、数学实验、计算机基础、普通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04数据计算及应用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数据计算及应用专业,该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初步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的某个方向上从事科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2培养目标
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体现了在扎实的数学基础之上,通过科学计算、运筹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教育和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实践课、专业实习各环节的训练,着重培养学生解决科学计算、软件开发和设计、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能胜任科学与工程计算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主要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数学模型、离散数学、模糊数学、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微分方程、物理学、信息处理、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现代密码学教程、计算智能、计算机科学基础、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最优化理论
理学门类(二)物理学类
物理学类专业包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核物理、声学、系统科学与工程、量子信息科学、共六个专业。
下面就物理学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物理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2培养目标
物理学专业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实验技能,能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学科教学(物理)
凝聚态物理
物理学
光学
三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学、结构和物性、计算物理学入门等。
四专业评级A级以上院校
02应用物理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应用物理学主要研究物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包含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
2培养目标
应用物理学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理基础,熟悉物理学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熟悉计算机语言,掌握实验物理基本技能和数据处理的方法,获得技术开发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人才。
二考研方向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光学
光学工程
三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或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或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普通物理学(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原子物理学)、理论物理类(包括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力学、量子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子技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固体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近代物理实验、激光物理、C语言等。
03核物理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核物理专业主要通过对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核技术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核物理专业的基本科学知识和体系,并受到相关专业实验的训练,从而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核物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具有较深入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够适应核物理学科各方向发展的基本需要。它研究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规律;射线束的产生、探测和分析技术;以及同核能、核技术应用有关的物理问题。它是一门既有深刻理论意义,又有重大实践意义的学科。
2培养目标
核物理专业培养在核物理与核科学技术领域内具有扎实、宽厚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并获得科学研究的系统训练,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后劲,能在工业、农业、国防、医学及环保及其相关领域从事核物理专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教学、管理等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理论物理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三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电子技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原子核物理学、核电子学、核物理实验方法、辐射剂量与防护、核技术基础等。
04声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声学是一门跨层次的基础性学科,研究从微观到宏观、从次声(长波)到特超声(短波)的一切形式的线性与非线性声波(机械)现象。同时,现代声学具有极强的交叉性与延伸性,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大部分学科发生了交叉,形成了一系列诸如医学超声学、生物声学、海洋声学、环境声学等新型独特的交叉学科方向,在现代科学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声学更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性的学科,对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国防事业的现代化、以及人民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改善与提高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甚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2培养目标
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坚实系统的应用声学与信息科学基础,并掌握相应的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声学测量技术,能够适应高科技发展以及经济、教育等多方面的需要,从事科研、开发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
二考研方向
声学
工商管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电子与通信工程
三主要课程
声学基础、噪声控制概论、超声概论、声频测量、工程噪声控制、电声技术、音响技术、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及实验,数学物理方法,理论物理,近代物理实验,电子线路及实验,计算机原理及实验,算法语言及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理论,声学基础,近代声学,传感器等。
05系统科学与工程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系统科学与工程专业具有工科与理科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显著特点。本专业的学生主要通过对系统的模型、建模与仿真、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导论等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培养能综合运用系统科学、控制科学、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自动化系统、网络与通信、生产系统、金融经济、社会管理等宽广领域从事系统建模、分析、控制、设计、研究、开发、运行和管理的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2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能力训练,能在复杂的工业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系统、服务系统等领域从事大系统和复杂系统的分析与集成、设计与运行、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工作的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二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应用统计学、控制理论、现代控制理论、系统建模分析与仿真、系统理论与系统工程、运筹学、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可编程控制器系统等。
三专业评级A级以上院校
06量子信息科学
一专业概况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它以量子光学、量子电动力学、量子信息论、量子电子学、以及量子生物学和数学等学科作为直接的理论基础,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激光科学与技术、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空间科学与技术(如人造通信卫星)、原子光学与原子制版技术、生物光子学与生物光子技术、以及固体物理学和半导体物理学作为主要的技术基础,以光子(场量子)和电子(实物粒子)作为信息和能量的载体,来研究量子信息(指光量子信息和量子电子信息)的产生、发送、传递、接收、提取、识别、处理、控制及其在各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中的最佳应用等。2021年,量子信息科学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理学门类(三)化学类
化学类专业包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生物学、分子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化学测量学与技术、资源化学,共七个专业。
01化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世界由物质组成,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
2培养目标
化学专业是一种大学专业。化学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
学科教学(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
四学科评估A级以上院校
02应用化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应用化学是一门培养具备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具有化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
2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且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
化学工程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结构化学基础、精细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波谱分析、应用电化学、稀土化学、功能材料、化工原理、现代分离技术等。
03化学生物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化学生物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化学基础的科学。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致病因子对生命过程的干扰和破坏;药物的防治是对病理过程的干预。化学生物学通过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的化学基础,通过探索干预和调整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机理,为新药发现中提供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
2培养目标
化学生物学专业培养学习化学与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应用技能,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备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
有机化学
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导论、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等。化学基础实验、生物化学实验、化学生物学综合实验等。
04分子科学与工程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既不同于传统的化学、化工类专业,更非化学与化工专业的简单加和,它注重用分子层次的理论和知识解决化学以及相关的环境、材料和生命科学的问题,同时立足于国家亟待发展的功能性化学新产品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的需求,优化化学与化工教学内容,增添新的交叉学科知识。
2培养目标
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人文素质和宽广深厚的化学、化工基础,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功能性化学新产品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工程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化学工艺
分析化学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与技术,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等。
05能源化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能源化学是掌握煤炭综合利用,了解非煤矿物能源,普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知识、实现能源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它利用化学与化工的理论与技术来解决能量转换、能量储存及能量传输问题,以更好地为人类经济和生活服务。
2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主要开设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
06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2021年2月20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及《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开设新专业“化学测量学与技术”。
化学测量学与技术专业是基于化学、物理、精密仪器制造、计算机科学、软件等多学科融合的交叉专业。
07资源化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设置资源化学专业,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达成、产业结构升级和学科高层次发展的迫切需要。
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新增了资源化学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
2培养目标
资源化学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的化学及化学与资源交叉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与技能,能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资源化学及相关领域的科研实践和生产实际中的复杂问题,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资源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交叉复合型创新人才。
理学门类(四)天文学类
天文学类仅有一个天文学专业。
01天文学
一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天文学和物理、数学、生物等一样,是一门基础学科。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宇宙空间天体、宇宙的结构和发展,包括天体的构造、性质和运行规律等,以各种现代尖端技术作为探测手段观测天体发射到地球的辐射,发现并测量它们的位置、探索它们的运动规律,研究它们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内部结构、能量来源及其演化规律等。天文学大致可分为天体测量学、天体动力学、天体物理学三大研究领域。
2培养目标
天文学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和天文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天文学及相关学科从事科研、教学和技术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研方向
天体物理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
天文学
三主要课程
大学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数学物理方法、电动力学、普通天文学、实体天体物理、恒星物理基础、计算天文学入门等。
二专业评级A级以上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