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高校名单(含基地名单)

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高校名单共计33所,并有104个基地入选,具体高校和基地名单如下:
1、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高校名单
| 序号 | 高校名单 |
| 1 | 北京大学 |
| 2 | 清华大学 |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 4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 5 | 南开大学 |
| 6 | 吉林大学 |
| 7 | 复旦大学 |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 9 | 浙江大学 |
| 1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11 | 山东大学 |
| 12 | 四川大学 |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 14 | 南京大学 |
| 15 | 武汉大学 |
| 16 | 华中科技大学 |
| 17 | 中山大学 |
| 18 | 厦门大学 |
| 19 | 兰州大学 |
| 20 | 中国农业大学 |
| 21 | 华中农业大学 |
| 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23 | 北京理工大学 |
| 24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25 | 电子科技大学 |
| 26 | 国防科技大学 |
| 27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28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 29 | 中国人民大学 |
| 30 | 中央财经大学 |
| 31 | 上海财经大学 |
| 32 | 西南财经大学 |
| 33 | 华东师范大学 |
2、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19年度)名单
|
序号 |
所属学校 |
类别 |
基地名称 |
|
1 |
北京大学 |
数学 |
未名学者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 |
清华大学 |
数学 |
学堂计划数学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 |
北京师范大学 |
数学 |
“励耘计划”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数学 |
华罗庚英才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 |
南开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 |
吉林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 |
复旦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 |
上海交通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 |
浙江大学 |
数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数学 |
华罗庚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1 |
山东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2 |
四川大学 |
数学 |
明远学园——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柯召班) |
|
13 |
西安交通大学 |
数学 |
数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4 |
北京大学 |
物理学 |
未名学者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5 |
清华大学 |
物理学 |
学堂计划叶企孙物理班——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6 |
清华大学 |
力学 |
学堂计划钱学森力学班——力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7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8 |
南开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9 |
吉林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0 |
复旦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1 |
上海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2 |
南京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3 |
浙江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4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物理学 |
严济慈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5 |
武汉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6 |
华中科技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7 |
中山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8 |
西安交通大学 |
物理学 |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29 |
北京大学 |
化学 |
未名学者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0 |
清华大学 |
化学 |
学堂计划化学班——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1 |
南开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2 |
吉林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3 |
复旦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4 |
上海交通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5 |
南京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6 |
浙江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7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化学 |
卢嘉锡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8 |
厦门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39 |
武汉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0 |
四川大学 |
化学 |
明远学园——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1 |
兰州大学 |
化学 |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2 |
北京大学 |
生物科学 |
未名学者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3 |
清华大学 |
生物科学 |
学堂计划生物科学班——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4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5 |
南开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6 |
复旦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7 |
上海交通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8 |
浙江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49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生物科学 |
贝时璋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0 |
厦门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1 |
武汉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2 |
华中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命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3 |
华中农业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4 |
中山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5 |
四川大学 |
生物科学 |
明远学园——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6 |
兰州大学 |
生物科学 |
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7 |
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未名学者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8 |
清华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学堂计划计算机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含人工智能)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59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0 |
北京理工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1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2 |
上海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3 |
南京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4 |
浙江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5 |
华中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6 |
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7 |
西安交通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8 |
国防科技大学 |
计算机科学 |
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69 |
南京大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0 |
北京师范大学 |
地理科学 |
“励耘计划”地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1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2 |
厦门大学 |
海洋科学 |
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3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地球物理学 |
赵九章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4 |
武汉大学 |
地球物理学 |
地球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5 |
南京大学 |
地质学 |
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6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地质学 |
地质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7 |
北京师范大学 |
心理学 |
“励耘计划”心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8 |
北京大学 |
基础医学 |
未名学者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79 |
复旦大学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0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1 |
华中科技大学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2 |
中山大学 |
基础医学 |
基础医学(陈心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3 |
四川大学 |
基础医学 |
明远学园——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怀德班) |
|
84 |
中国人民大学 |
哲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5 |
复旦大学 |
哲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6 |
南京大学 |
哲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7 |
武汉大学 |
哲学 |
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8 |
中国人民大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89 |
中央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0 |
南开大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1 |
上海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2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 |
王亚南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3 |
西南财经大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4 |
北京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未名学者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5 |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励耘计划”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6 |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元化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7 |
浙江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8 |
山东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99 |
四川大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明远学园——中国语言文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锦江书院) |
|
100 |
中国人民大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1 |
北京师范大学 |
历史学 |
“励耘计划”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2 |
南开大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3 |
华东师范大学 |
历史学 |
“历史+”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
104 |
中山大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


辽公网安备66666666666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