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库 > 本科专业 > 全部

24年专业解读工学门类(4):化工与制药类、地质类、矿业类、纺织类

更新:2024-10-19 23:13:26    发布:大学生网      纠错
工学门类(十三)化工与制药类
工学门类(十四)地质类
工学门类(十五)地矿类
工学门类(十六)纺织类

 

24年专业解读工学门类

(十三)化工与制药类

化工与制药类主要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化工安全工程、涂料工程、精细化工,共8个专业。

下面就化工与制药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化学工程与工艺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艺就是研究化学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并用化学方法改变物质组成或性质来生产化学产品的一门工程学科。该专业具有两大特色,一是工程特色显著,对化学反应、化工单元操作、化工过程与设备、工艺过程系统模拟优化等知识贯穿结合,使学生具有设计、优化与管理能力;二是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使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的能力,在精细化学品、涂料及应用、高分子化工与工艺等方面有研发和应用能力。

2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三主要课程

高分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环境保护与绿色技术、化工工艺、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无机化学、高分子物理学、化工传递过程、化工技术经济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煤化工、化工工艺、化工贸易、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化学能源工程、药物制备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能源变换材料及工程。

四学科评估A级以上院校

02制药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制药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科学,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该专业在原精细化工专业基础上,侧重于化学制药工程,探索药物制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实现工业生产的工程技术,包括新工艺、新设备、GMP改造等方面研究、开发、放大、设计、质量控制及优化等。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

2培养目标

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药物化学

药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中药学

三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制药工程、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药理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制药分离工程、药物分析、制药装备与车间设计、药事管理学、药品营销等,部分中药制药学科还包括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中药药理学。部分农药制药工程学科要学习植物学,农药学。

0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主要研究废弃物资源再生利用技术、关键机械零部件再制造、再生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节能减排效益分析等相关资源循环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的新兴学科,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培养目标

专业旨在培养面向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掌握循环经济工程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在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二考研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环境科学

化学工艺

化学工程

三主要课程

传递工程、材料科学基础、循环经济概论、环境科学基础、工业废弃物处置与处理、循环经济理论与生态工业技术、系统工程导论。传递工程原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原理,过程工程单元操作,C语言程序设计,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过程工程设备,工业生态学,工业技术经济学,生态环境材料,资源循环与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工艺设计概论、计算机在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专业外语,有机化学,废旧高分子材料回收与利用、胶凝材料、生态建筑材料。

04能源化学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能源化学工程属于一个全新的专业,之前只在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个专业里涵盖过一点,主要关注怎么利用能源、对大自然造成较少的伤害。主要研究方向:能源清洁转化、煤化工、石油化工、燃气及天然气工程、环境催化、绿色合成、新能源利用与化学转化环境化工。

2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化学和能源转化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具备良好科学素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

化学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石油加工工程及实验、有机化工工艺、石油炼制工程概论、能源工程概论、合成燃料化学、可再生能源工程、化工用能评价、合成燃料化工设计、能源转化催化原理、合成燃料工程、煤化工工艺学,天然气化工工艺学,能源经济学,能源化工设计,专业英语。

05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专业是以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利用酶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研究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研制开发新的生物工程产品以及对生物产品进行分析测定的技术。旨在培养能在化学工程及生物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及过程设计、新技术与设备研发以及技术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能立足于服务于石油化工、环境保护、能源、食品等传统石油化学工业及生物工程与技术、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医药工程等新兴产业。

2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具备该专业所需的制图、计算、实验、设计、分析测试和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以及拥有能够独立进行化工产品技术及经济分析、测试和研究能力,并且掌握对化工新产品及新工艺研究开发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二考研方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艺

环境科学与工程

金融

化学工程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设备及机械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工业催化、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和波谱解析、计算机技术等。

06化工安全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化工安全工程是以教育部“新工科”思想为指导,突破学科壁垒,融合化学工程与工艺、安全工程、环境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自动化、工程管理等多个学科的学科。

2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知工艺、懂安全、精技术、会管理”的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

二考研方向

安全科学与工程

化工安全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化工设备及机械设计、化学反应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工工艺学、化工设计、工业催化、生物化学、仪器分析和波谱解析、计算机技术等

07涂料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涂料工程以先进功能材料为专业背景,以涂料工程为特色,以培养优秀工程师为目标设立的专业。

2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能在涂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艺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考研方向

高分子材料

精细化工

三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材料加工原理与工程、聚合物加工流变学、涂料工艺学、涂料树脂合成工艺、涂料用溶剂与助剂、涂料生产设备、涂料制造及应用、涂料用颜料与填料、涂料和涂装的安全与环保、涂装工艺及装备、涂料及原材料质量评价等理论课程和涂料相关实践课程。

08精细化工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培养目标

培养从事精细化学品(化妆品、涂料、香料、染料、颜料以及一些生活化工如洗衣粉,洗洁精类等)的合成、精细化工新产品开发、化妆品配方生产及产品检验等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公共英语、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化工基本技能训练、化工设备认知与制图、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高分子化学、精细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化工仪表及自动化、仪器分析。

(十四)地质类

地质类专业包含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智能地球探测,共7个专业

下面就地质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地质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地质工程主要研究地质环境的概况、评价、改造和保护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范围涵盖地面、地下、陆地、海洋等,主要研究如何获取地质环境条件,并分析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制约形式,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2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等领域从事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各类工程建设地质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三主要课程

地质工程、工程制图、普通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地史古生物、工程物探化探、工程力学、测量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原理、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勘察、地质工程设计等。

四学科评估A级以上院校

02勘查技术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勘查技术与工程主要研究基础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工程地质学、地质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地质勘查和地质工程问题的解决处理等。

2培养目标

专业以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掌握扎实的勘查技术、岩土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地质工程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矿产普查与勘探

三主要课程

地质学、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工艺与设备、地球化学勘探、工程地质学、地质学基础、工程地质分析原理、工程地质勘察、岩土钻孔工程、岩土工程设计与施工、岩土加固与治理、岩土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地质学等。

03资源勘查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资源勘查工程主要研究地质学、矿产勘查学及矿产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涉及从勘查选区、勘查评价到矿产开发全过程的地质、技术、经济及环境等方面内容,常于野外作业。专业融合地质理论、勘查技术、矿业经济与环境及矿业政策法规等多种知识于一体,是一门综合性以及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

2培养目标

资源勘查工程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地质调查与勘探的室内、外工作方法,具有对矿床地质、矿床分布规律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初步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开采)与管理等领域从事固体、液体、气体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地质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球化学

三主要课程

普通地质学、结晶矿物学、晶体光学、矿产勘查学、矿物岩石学、古生物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能源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工程测量、地理信息系统、资源管理与评价等。

04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主要研究地下水资源和地下水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含地下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发、管理以及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治理等。能在国土、水利、城建、农林、煤炭、冶金、环保等部门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水资源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勘查、设计、施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

2培养目标

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丰富的地下水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

地质学

水利工程

水文学及水资源

三主要课程

地下水科学概论、地下水水力学、地下水水化学、地下水工程概论、岩土环境工程、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岩土力学、地质灾害与防治以及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综合地质学等。

05旅游地学与规划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该专业是地质、地理、旅游管理和规划设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工科专业,以服务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该专业既保留了地质学、地理学和旅游管理学基础课程,又突出旅游地学特色,强调旅游地学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开发。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地学(包括地质学和地理学)、旅游管理和规划设计相关的基础知识,具有从事基础地学研究、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地学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地质公园规划与开发、旅游策划、景区规划设计、旅游管理等工作能力的综合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06智能地球探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智能地球探测专业是一门涉及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遥感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人工智能+地球物理”的新兴交叉专业。

智能地球探测专业是一门具有前沿性和应用性的专业,适合有兴趣从事地球科学和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学生选择。但是,由于该专业还处于发展阶段,学生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2培养目标

智能地球探测专业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培养学生具备数理科学、地球探测和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知识,系统掌握智能探测应用能力,适应工程勘查、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地质灾害检测、环境监测、资源勘查与开发、智能探测、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科研及生产发展需要,成为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主要课程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导论、人工智能导论、工程地质学基础、勘探原理与方法(含地震、电法、重磁)、计算地球物理、地学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探测与监测技术、智能数据处理技术等。

07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Big Data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2022年,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

2培养目标

资源环境大数据工程专业面向资源(油气能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及环境领域国家重大需求和新工科建设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系统掌握自然资源与环境和大数据等交叉领域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获得系统工程训练,具有资源环境领域大数据分析应用与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能在资源、能源等相关行业从事大数据技术研究、设计、应用与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资源与环境概论、普通地质学、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库结构及算法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B、地学大数据分析与应用、云计算技术及应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资源与环境遥感、环境地质学B、资源地质学、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人工智能基础、Python数据处理编程。

(十五)矿业类。

矿业类专业包含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资源工程、海洋油气工程、智能采矿工程,碳储科学与工程,共8个专业

下面就矿业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采矿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采矿工程专业系地矿类专业,主要研究学习矿床开采的理论和方法,发展矿业新技术。国际上采矿专业出现较早,在西方产业革命期间已规模初具,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在1909年于中国矿业大学成立该专业,当时的名称是焦作路矿学堂。采矿工程专业承担推进采矿技术的发展,使采矿工程符合安全、经济、高效等高质量管理特征。

2培养目标

采矿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固体(煤、金属及非金属)矿床开采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采矿工程师的基本能力,能在采矿领域等方面从事矿区开发规划、矿山(露天、井下)设计、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设计、监察、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采矿工程

矿业工程

矿产普查与勘探

岩土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三主要课程

采矿学、矿山压力及其岩层控制、岩石力学、矿井通风与安全、井巷工程、电工学、液压传动与采掘机械、矿山企业管理、矿业安全法规、矿业经济学、矿井瓦斯防治、采矿工程英语、测量学、矿山机械设备等。

四专业评级A级以上院校

02石油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石油工程主要研究地下油气从油气藏中开采到地面的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包含油藏、钻井、采油和石油地面工程等,进行油气田钻井、开采石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

2培养目标

石油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工程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应用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地质工程

三主要课程

技术经济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力学、计算机程序设计、流体力学、渗流力学、钻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油田化学、钻采新技术、采矿工程、石油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矿物资源工程等。

四专业评级A级以上院校

03矿物加工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矿物加工工程是研究矿物分离的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其学科目的是将有用矿物和脉石(无用)矿物分离,例如:将铁、铜、铅、锌矿石中含有石英等脉石矿物,通过重选、磁选和浮选等方法,将品位较低的原矿富集为人造富矿,为进行下一步的冶炼工作(冶炼过程属于冶金工程专业)工作做准备。

2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从事矿物(金属、非金属、煤炭)分选加工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内的生产、设计、科学研究与开发及技术改造与管理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矿物加工工程

矿业工程

采矿工程

矿产普测与勘探

三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选矿学,矿物加工厂工艺设计,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管理等。

04油气储运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是研究油气和城市燃气储存、运输及管理的一门交叉性高新技术学科。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油气生产、加工、分配、销售诸环节的纽带,它主要包括油气田集输、长距离输送管道、储存与装卸及城市输配系统等。

2培养目标

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物理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知识,能在国家与省、市的发展计划部门、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部门、油气储运管理部门等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开发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油气储运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工商管理

动力工程

油气田开发工程

三主要课程

工程流体力学;油气储运工程学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物理化学、泵与压缩机、电工与电子技术、油气管道设计与管理、油气集输、油库设计与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最优化、技术经济学等。

05矿物资源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是1999年在原采矿工程专业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本科专业,不同的院校开设的培养方向存在差异,主要来说有以下几种: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有些也称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矿物资源开发工程(采矿工程)方向培养从事矿物资源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学生在矿物资源开发、现代矿山开采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开发、工程设计、企业生产与经营、技术与行政管理、安全技术及监督、科学研究与技术革新、矿山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

2培养目标

矿物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具备较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现代科技知识,能在规划设计、生产经营、投资、管理、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矿物资源开发、加工利用以及相关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矿业工程

安全技术及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三主要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化学、流体力学、地质学与矿物学、矿床地质与油气田地质、岩石力学与爆破工程、矿床开采、油气田钻探与开发、矿物加工与利用、技术经济学等。

06海洋油气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石油工程专业海洋油气工程模块除要求具备一般的油气开采理论与技术外,以海洋特殊环境条件、特殊工作平台为背景,培养专业面较宽、外语突出的、掌握海洋钻完井、海洋采油工艺理论与技术的满足21世纪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需要。一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主要面向石油石化销售行业和炼化行业、城市燃气行业、石油和天然气仓储行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既结合石油和天然气储运方面的特点,又突出成品油储运与营销方面的办学优势;二是紧密结合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的特点,注重油气储运工程建设管理人才与储运管理人才的培养。

2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工程流体力学、石油化学、油气储运工程等方面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从事油气储运工程的规划、勘查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和研究、石油产品应用、数质量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油气田开发工程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油气井工程

三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机应用、大学外语、海洋平台工程、石油地质学、海洋钻井工程、海洋采油工程等。

07智能采矿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该专业的设置是在国家能源技术革命和教育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对传统采矿工程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培养并造就大批掌握智能采矿技术的高级矿业人才,推动我国能源革命和行业转型发展。

2培养目标

坚持“家国情怀、精英素养、能源特质”相融合的育人特色,培养能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符合社会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需求,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和能源工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终身学习、团队合作与沟通等可持续发展的潜能及素质,具备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及工程基础知识,掌握智能化知识及应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及专业表达能力,能在智能采矿及相近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规划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工程施工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08碳储科学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该专业是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新工科专业,是学校专业升级改造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实践,旨在服务国家“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目标。

2培养目标

该专业涉及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等多个学科,聚焦能源绿色开发与低碳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汇与碳资产管理等几方面,培养在碳捕集、碳封存、碳利用等多环节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产业认知扎实,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十六)纺织类

纺织类主要包括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丝绸设计与工程,共5个专业

下面就纺织类具体专业进行介绍。

01纺织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纺织工程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为人类生活提供必备物质、反映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工程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纺织工程领域涉及纤维与纺织制品的加工与制备以及有关性能的研究,主要是纺织制品的纺织加工工艺、纤维及其制品的性能研究、生产与产品的检测和控制等,并与材料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以及化学、力学和物理等工程领域或学科密切相关。

2培养目标

纺织工程专业包括纺织贸易和纺织服装两个方向。该专业培养具备纺织工程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纺织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纺织品设计开发、纺织工艺设计、纺织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具有经营管理初步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考研方向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纺织科学与工程

服装设计与工程

三主要课程

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纺织加工化学、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造学、纺织品设计学、企业经管与管理。

四学科评估A级以上院校

02服装设计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该专业主要用于培养服装行业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优秀时装设计人才,内容以设计为主,兼学制版立裁技术,内容全面,理论及实战丰富,学员学成后能掌握时装流行规律,具备良好的服装制版和工艺制作水平,能够独立开发设计最新时装,在服装品牌工作室或大、中型服装企业进行时装设计工作。

2培养目标

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专业培养具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工艺及服装经营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服装生产和销售企业、服装研究单位、服装行业管理部门及新闻出版机构等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服装理论研究及宣传评论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服装设计与工程

设计学

艺术设计

纺织工程

三主要课程

服装设计、服装色彩、服装材料、服装结构、成衣纸样与工艺、服装CAD、服装生产与管理、服装工业制板、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史、服装工效学等。

03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专业教学中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立足产品开发、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航天、航空、信息、国防等高新技术进步的基础。是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2培养目标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考研方向

纺织科学与工程

纺织工程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材料工程

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材料加工工程

三主要课程

物理化学、量子与统计力学、固体物理、材料学概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力学、材料科学研究方法、材料工艺与设备、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

04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主要研究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教育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服装的设计生产、服装类专业课程的教学等。通过设计表达设计师的创意意图与主张、对服装的认识,并带有明显的风格特征;通过服装在生产制作过程中,呈现对服装材料选择、裁剪、裁纫、印刷、拼接、用线、成型等工艺上的追求。

2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服装设计与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将科学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具备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熟练掌握服装造型与结构设计原理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能,能熟练完成服装款式及工艺制作,从事服装设计与工艺制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考研方向

设计学

艺术设计

美术学

艺术

工业设计

现代艺术设计

三主要课程

服装美术基础、服装人体工程学、服装结构设计、时装画技法和效果图、心理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工艺学、服装立体裁剪、教育学、服装材料学、中国服装史、服装CAD等。

05丝绸设计与工程

专业概况

1专业介绍

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依托教育部国家特色专业、第一批地方高校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纺织工程)的特设专业,融合纺织科学与工程和设计学两个一流学科的优质资源和师资。

2培养目标

培养大批掌握领先丝绸技术、通晓当前流行艺术、能够通过丝绸产品的创意创新设计来引领时尚消费的丝绸产品创意创新设计人才。

二主要课程

丝绸专业导论、现代设计基础、纺织材料学、制丝学、丝织工艺学、织物组织学、纹织学、丝针织工艺技术、丝绸色彩学、丝绸染整工艺学、印花图案设计、印花图案设计、纺织品设计学、纺织品CAD等。

标签:工学门类